江西省绿色生态农业产业规划节能报告
一、基本概况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农产品大省,农业在全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非常重要的地位,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两个从未间断输出商品粮的省份之一、是东南沿海地区农产品供应地。 农业资源丰富。江西水质一流,生态环境一流,被誉为中国“最绿”的省份之一;江西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十分适合发展各种形态的农业。全省耕地面积4067.2万亩、永久基本农田3545.43万亩、水域面积2500万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坡、荒地、荒滩、荒水等资源有530万亩,人工牧草446.55万亩,已探明富硒土壤面积3980.5万亩。农产品资源丰富,江西绿茶、赣南脐橙、南丰蜜桔、广昌白莲、泰和乌鸡、鄱阳湖大闸蟹等久负盛名。认证登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5039个。 产业门类齐全。全省初步形成了大米、生猪、蔬菜、水果、水产、水禽、茶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粮食、生猪、水产、果蔬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家禽、肉牛、茶叶、中药材、油茶突破百亿元。“一产接二连三”趋势明显,农产品加工总产值7231亿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营业收入349.3亿元。创建了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4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5个省级田园综合体、25个精品园区(农庄);认定了62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市场贡献较大。江西是全国水稻重要产区,稻谷产量位居全国第3位,以占全国2.13%的耕地生产了占全国3.21%的粮食;是柑橘优势产区,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赣南脐橙种植面积世界第1、产量世界第3;是蔬菜优势产区,供港有机蔬菜排在全国前列;水产品产量位居内陆省第2位,出口居内陆省第1位;生猪产净调出量稳居全国前列。每年外调粮食100亿斤、生猪1000万头、水果100万吨、水产品100万吨以上。 区域优势明显。全省形成了“三区一片水稻生产基地”(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粮食主产区和赣西粮食高产片)、“一片两线生猪优势区”(赣中片和浙赣、京九沿线)、“赣西、赣南、环鄱阳湖三大富硒功能农业发展板块”、“赣中南优势肉牛产区”、“沿江环湖水禽生产基地”(赣江沿线、环鄱阳湖)、“环鄱阳湖渔业生产基地”、“五大蔬菜优势产区”、“一主多特果业发展格局”“三大茶叶生产基地”(赣东北、赣西北、赣中南)。 二、发展现状 农业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省粮食总产量连续十年稳定在430亿斤以上,粮食主产区地位进一步巩固。生猪生产形势持续向好,保供能力不断提升,持续为全国生猪市场供应作“江西贡献”。2022年末生猪存栏1730.1万头,能繁母猪存栏170万头,处于产能调控合理区域;全年生猪出栏3064.6万头,生猪生产保持稳定。生猪外调740万头,外调量持续稳定在全国前列。蔬菜面积产量稳步提升,设施蔬菜总面积150万亩,蔬菜年产量达到2100万吨,比2015年增长了27.3%。水果、茶叶、水产品、禽蛋、牛羊肉年产量分别达450万吨、7.8万吨、283.2万吨、61.2万吨、17.8万吨,与2015年相比均有不同幅度增长,“米袋子”“菜篮子”量足价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和农产品加工“七大行动”,创新开展绿色食品产业链建设,着力打好龙头昂起、加工升级、产业融合“组合拳”,重点打造了稻米、生猪、水果、蔬菜、小龙虾等优势特色产业链,粮食、畜牧、水产、果蔬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茶叶、中药材、油茶均超百亿元。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7231亿元,富硒功能农业综合产值超600亿元,202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213.8亿元,比2015年增加1405.4亿元,增幅50%。 科技驱动能力持续攀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62.5%,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8.87%,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3.93%。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加速,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智慧农业“123+N”平台平稳运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动物卫生监督等平台已实现11个设区市和93个涉农县全覆盖。“万村码上通”5G+长效管护平台应用后,入网监管全省15.8万余个村庄,群众满意率达到98.9%;2022年开具“区块链+合格证”200万余张;动物卫生监督电子出证300余万张。 三、产业发展愿景及目标 到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迈上新台阶,农村生产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明显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总产量稳定在430亿斤以上,高标准农田面积持续增长;生猪产能巩固提升,其他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稳步提升,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进一步提升。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生活设施便利化初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民生活品质显著改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快建设,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现新提升。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乡风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农村改革全面深化,乡村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四、产业布局 (一)种植业方面 以鄱阳湖平原、赣抚平原、吉泰盆地、赣南丘陵盆地、赣西丘陵盆地为重点,加强水稻生产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等,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深挖油菜扩面增产潜力,加快发展油茶产业。扩大蔬菜产业发展规模,提高蔬菜发展质量和效益,打造蔬菜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我省成为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蔬菜供应基地。按照以柑橘为主,多种特色水果共同发展的“一主多特”水果产业格局,加快标准化水果基地建设,做强做优赣南脐橙、南丰蜜橘、马家柚、井冈蜜柚、新余蜜橘等柑橘优势区,提高猕猴桃、火龙果、葡萄、蓝莓等高效设施特色水果比重。加快发展道地药材,稳步扩大优势区中药材规模,大力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构建特色明显、质量可靠的中药材种植产业群。以“江西茶·香天下”为主题,以生态、绿色、有机为方向,重点建设“四绿一红”(四绿:狗牯脑、婺源绿茶、庐山云雾、浮梁茶,一红:宁红茶)茶叶优势产区,统筹建设赣州市、宜春市、抚州市、萍乡市、鹰潭市等茶叶产区,推进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加快发展“生态、绿色、有机”茶叶,培育省、市龙头茶企,开创茶叶产业发展新格局。建立“赣菇”优势产区,推动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实现更大突破。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发展花卉、蚕桑、芝麻等其他作物,丰富种植业品种结构。 (二)畜牧业方面 按照稳产提质保供给、融合协调促转型、健康绿色可持续的思路,巩固提升生猪产业,加快发展牛羊和家禽产业,着力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建立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产业体系和监管体系,增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落实落细生猪生产扶持政策,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和现代化屠宰加工,“十四五”期间生猪年出栏稳定在3000万头以上。加快牛羊产业发展,实施牛羊大县建设战略,打造一批肉牛、肉羊养殖大县和标准化牛羊规模养殖基地,进一步提高牛羊肉在肉类总产中的比重。做大做强家禽产业,打造优质地方肉鸡、水禽、蛋禽优势产区,加快推进家禽屠宰加工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泰和乌鸡、崇仁麻鸡、宁都黄鸡等地方鸡和特色水禽市场影响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蜂、兔、鹌鹑等特色畜禽养殖,加大地方畜禽品种保护和开发利用力度,增加优质特色畜产品市场供应。 (三)渔业方面 大力推进渔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做大做强养殖业,科学发展生态渔业,加快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不断提升渔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有效稳住水产品“基本盘”。做大做强虾蟹、龟鳖、鳅鳝三个百亿产业,大力发展适销对路、高附加值的名特优品种养殖。推动国家级鄱阳湖小龙虾产业集群建设提质增效,建强小龙虾全产业链。以鳗鱼、黄颡鱼、鲈鱼、鲌鱼等养殖品种为引领,不断调优水产养殖结构,提高优势特色水产品供应能力和生产水平。在稳定现有池塘养殖规模的基础上,加强河湖管理范围外荒滩、荒水、洼地的综合开发利用,推进池塘标准化建设,积极拓展工厂化、陆基等设施渔业,大力推行绿色生态健康养殖;充分挖掘低洼田、冷浆田、内涝田等宜渔稻田潜力,集成推广稻渔综合种养先进技术和经营模式,重点引导发展无环沟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坚持“一湖一策”“一库一策”思路,科学评价大水面水域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养殖容量,有序恢复大水面生态渔业生产。 (四)富硒功能农业产业方面 坚持“一中心、四体系”工作思路,以实施“硒+X”发展战略为主线,培优培强富硒龙头企业,加快推进科研标准体系、服务支撑体系、检测认证体系、品牌营销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在空间布局上,以赣西、赣南为主的24个县(市、区)作为重点,分层次发展富硒种养业、精深加工、康养旅游业,辐射拓展到省内其他富硒地区。在重点产业上,加快推进富硒稻米、富硒水果、富硒蔬菜(竹笋)、富硒油菜、富硒茶叶、富硒禽蛋等产业,各地结合实际发展特色产业。在方向路径上,重点实施科技创新、标准引领、产业提升、品牌培育、服务支撑、开放合作六大行动。在平台载体上,全产业链打造富硒重点县、重点产业、重点园区、重点基地、重点企业、重点品牌,带动产业整体发展升级。 五、产业招商主要政策措施 2019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进一步加快江西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9〕26号)。 2019年10月,经省政府同意,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富硒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赣农字〔2019〕69号)。 2019年11月,经省政府同意,江西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等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农字〔2019〕79号)。 2020年3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动我省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11号)。 2020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20〕12号)。 2020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24号)。 2020年8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26号)。 2020年10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赣府厅发〔2020〕31号)。 2020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0〕33号)。 2021年5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优先保障农业农村产业发展用地的若干措施》(赣府厅字〔2021〕35号)。 2021年6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1〕9号)。 2021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1〕35号)。 2021年11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家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21〕37号)。 2022年8月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出台《江西省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赣府字〔2022〕45号)。 2022年9月,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动富硒功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赣府厅字〔2022〕8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