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 中国节能评估审查网--专业编制节能评估报告书|节能评估报告表|节能登记表|节能报告 >> 节能动态 >> 信息正文
巨头扩张逻辑

点击数:580   更新时间:2021年10月5日   发布人:admin
    

 巨头扩张逻辑


       在这些大玩家的快速扩张路径中,并购还是首选。


       一位光伏行业从业者称,对这些企业而言,不论是并购还是自建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能源转型的需求,首选并购的原因在于“来得更快”,挑战在于“市面上好的、在售的存量光伏电站资产不多了,大家都在抢。”


       产业特性为大玩家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比较优势。新能源发电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壁垒及资金壁垒相对较高,新能源开发企业需要具有相应的项目开发能力及资金实力,因此大型央企及国企竞争优势相对明显。


       据了解,在现行的法律及监管环境下,国内新能源发电项目在运营阶段并不存在实质竞争。原因在于,各区域的电网公司需要按照政府确定的价格采购其覆盖范围内新能源项目的所有发电量,对在地的新能源项目提供并网接入。因而,目前新能源发电企业竞争的主要方向是,风光资源更好且上网电价收益更大的地区的开发项目。


       除了能源转型的长期目标外,能源央企们纷纷加速抢食新能源产业,还跟中国自去年年底提出实施的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有关。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大型发电企业目前的局面是,高碳资产与低碳资产的双高。对于存量资产的减碳,并购新能源资产短期内并不能消弭前者产生的影响。


       国家能源集团就颇为典型:一方面它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最大的火力发电企业、最大的风力发电企业,另一方面也是最大的煤制油、煤化工企业。因此在提升新能源资产比例的同时,也需要做好碳资产的管理工作。


       8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龙源(北京)碳资产管理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子杰在恒生电子举办的“当金融遇上碳中和”研讨会上表示,碳资产管理对于企业的转型,乃至生存,都是非常关键的因素。


       魏子杰说,“从试点碳市场到全国碳市场,大型能源集团碳排放管理意识逐步提高,在试点市场,一些能效高的火电机组每年会盈余一些配额,对能效低、煤耗高的机组,还要付出一定的碳资产成本支出。”


       魏子杰介绍了龙源碳资产公司的经验:要夯实碳排放数据基础,摸清碳资产家底;研究减排低碳技术,减少绝对排放数量,实践证明中国的火电机组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较为先进的,管理水平也相对较高,仅通过节能减排的手段,度电煤耗减少一克都非常困难,还是要通过大力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未来可能也有核电,减少高碳排放,就是减少绝对排放数量。同时也需要建立市场分析模型,提高碳价预测能力;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管理交易风险。


       魏子杰认为,要尽快引入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hineseCertified EmissionReduction)抵消机制用于履约。“配额价格高企,以煤电为主体的能源企业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实际上有配额价格高的压力,另一方面还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压力,比如说一些北方的火电企业,它的供电排放强度高,碳市场要付出成本,但是对于冬季保供、当地的经济增长,还要发电、供热,这种情况下怎么办?不是一关了之,用碳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压垮,而是要根据市场发展形势先立后破。”


       大玩家们的布局,也不全然意味着大型央企和国企就是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唯一主角。


       据前述新能源电站融资租赁人士观察,在集中式的大型地面电站项目上,央企和国企一定具有优势,但也需要看到未来分布式光伏的发展空间。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1301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53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765万千瓦,占比58%。


       今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并称,这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有利于消减电力尖峰负荷,有利于节约优化配电网投资,有利于引导居民绿色能源消费。分布式光伏的增长被摁下“加速键”。


       上述人士认为,现阶段民企去开发电站,可以理解为是脱离电站持有的重资产环节,做好能源服务。但不排除会有阶段性波动,比如材料价格的上涨会直接影响项目的收益率,压力向上传导,导致开发、施工等环节的利润都相应降低。


       他说,“随着现金流的改善,民企也能持有。未来可能的模式是:国企持有,民企开发。” 


上一条:抢滩第一梯队
下一条:核能供热还面临哪些“堵点”?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广告赞助 | 网站声明 | 付款方式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北京分公司:18310620158 湖北分公司:13868521911 福建分公司:13859199070 广东分公司:13544057743 浙江分公司:13868521911
江西分公司:13767010828 江苏分公司:13868521911 上海分公司:13868521911 四川分公司:13868521911 甘肃分公司:13868521911
湖南分公司:13767010828 温州分公司:13736980989 QQ:451182107
  公司地址:浙江省温州市  邮编:325000
中国节能评估审查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闽ICP备13017816号-6

闽公网安备 35040202000280号